|
承华夏文脉,沐泱泱齐风 ——中华传统文化(齐文化)研学旅行活动公告承华夏文脉,沐泱泱齐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齐文化)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意见》及《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正心国学院拟举办中华传统文化(齐文化)主题研学旅行活动。 本研学活动旨在帮助中小学生了解齐文化、传承优秀家风、开阔眼界、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着力提高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塑造优秀人格。 一、淄博简介 淄博,简称“淄”,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山东省中部, 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为齐文化的发祥地、世界足球起运动源地。淄博是一座山水结合的组团式城市,有博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是山东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次中心城市;被中央文明委评定为第三、四、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其中,位于淄博东北部的临淄,于1994年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是一方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浓郁的沃土,是周代列国中最为繁华的都城之一,也是当时东方最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临淄是一个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的神圣的地方。早在3000年前,周武王分封姜太公此建都,因俗减礼,尊贤尚功,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创造了齐国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800多年的历史。在这里,春秋名相管仲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在这里,一代廉相晏婴辅佐齐景公以民为本,安上治民,以礼治国;在这里,稷下学宫诸子云集,百家争鸣,不治而议论,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学术高峰。留给后人诸如《六韬》《管子》《晏子春秋》《荀子》《孙子兵法》等对世界文化影响至深的齐文化典籍。 三、研学时间 四、研学费用 五、注意事项 1、本活动满30名成团。 2、无身份证的少儿需凭借户口本的身份号码,并携带学生证。 3、报名电话:0533-7187899 18560921572 13280628029 4、交费方式:(1)现金 (2)银行或微信转账 【户名】淄博市正心国学院 【账号】2273 2292 4838 【开户行】中国银行淄博临淄支行营业部六、正心国学院简介 淄博市正心国学院自2013年成立以来立足于稷下文化园,致力于齐文化、家风家训、孝文化、传统美德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负责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研学课程的研发和教学。师资力量雄厚,汇集全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的著名专家教授。目前影响力已辐射全国近30个省市,社会各界好评如潮,成为齐鲁大地乃至全国弘扬传统文化的一面旗帜。 成立近七年来被评为临淄区关工委先进集体、淄博市十佳公益组织、中华传统文化实践创新基地、齐鲁文化研学基地、中国AAAA级社会组织等。2019年国学院所创办的稷下国学文化讲堂被评为省社区教育十佳品牌。同年国学院专家团主编《中国历代名门家训精华教育读本》。根据本书所设计的家风家教课程入选省司法厅精品示范课程。2020年8月所研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齐文化)主题研学旅行课程》成功申报市教育局精品研学课程。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齐鲁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临淄区委宣传部领导莅临稷下国学文化讲堂 中央党校王杰教授、市政协徐培栋副主席等莅临稷下国学文化讲堂 北师大张涛教授及关工委领导等莅临稷下国学文化讲堂 省齐鲁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会长,原省委常委吕民松授予齐鲁文化研学基地 国学院赴孔子研究院进行齐鲁文化研学交流 国学院专家团队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王杰教授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研究院院长张涛 淄博市正心国学院院长袁立君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陈中浙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文明传承联合会理事长吕明晰 儒家文化学者赵一成 七、研学基地简介 稷下文化园位于齐国故都临淄城区西部,占地面积约230亩,绿化覆盖率80%以上,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包括民俗博物馆、稷下国学文化讲堂、稷下文明实践礼堂、会议室、稷下藏书阁、稷下习劳种植园、书画教室、荀子教育体验馆、餐厅、宿舍等。在硬件设施上,融入了包括齐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元素符号,设计古朴典雅,园内场馆的建设,承载着独特的文化信息。各类文化设施齐备,文化氛围浓厚。 经过多年用心经营,稷下文化园逐渐发展成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为主的教育实践基地。2017年9月,以稷下文化园为活动载体的稷下街道中心校荣获国家教育部评定的全国60家研学品牌,同时被评为淄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淄博市科普教育基地、临淄区关心下一代教育活动基地、淄博市中小学研学旅游基地。 菜园分为仁、义、理、智、信五组 八、研学精品课程 1、《经典诵读课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礼”在生活中的运用》:不学礼,无以立。 《一日常规》:蒙以养正,圣功也。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传承优良家风,践行传统美德 4、《孝行天下,福满人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敬父母,兄友弟恭 5、《菜园习劳种植体验》: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九、研学旅行景点简介 1、姜太公祠 姜太公祠位于临淄城区,1993年以姜太公衣冠冢为依托而建,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姜太公后裔部分姓氏: 吕、丘、丁、许、谢、纪、 崔、高、章、贺、柯、卢、 薄、聂、解、陆、岳、谷、 焦、柴、申、向、齐、骆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假如您是太公后裔,一定记得来临淄拜祭先祖! 2、中国古车博物馆 中国古车博物馆坐落在后李文化遗址上,是当代中国首家最系统、最完整、以车马遗址与文物陈列融为一体的博物馆。该馆内容集中国古车研究成果之大成,充分展示了中国车乘的悠久历史和造车技术在世界车辆发展史上的领先地位。 该馆包括春秋殉马车展厅和中国古车陈列展厅两部分:后李春秋殉车马、规模之大、配套之齐全、马饰之精美、为当代中国之冠、列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3、管仲纪念馆 春秋第一相管仲在临淄辅佐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成为春秋五霸。管仲纪念馆于2004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是展示管仲生平事迹、《管子》思想以及历代宰相文化的专题纪念馆。 4、稷下学宫遗址 稷下学宫遗址位于临淄区齐都镇。始建于田齐桓公(公元前374年至公元前357年在位)时期,因其临近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而得名,历时大约一百五十年左右。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教育中心、政治咨询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是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和社会科学院。 5、晏婴墓 晏婴墓在齐国故城宫城北门外,今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晏子辅佐齐景公以民为本,以礼治国。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说:“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勤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孔子对晏子敬佩有加,更视晏子为兄,《论语》《孔子家语》均有记载。 6、孔子闻韶处 7、东周殉马坑 临淄东周殉马坑位于淄博市临淄区河崖头村西。墓主为齐景公,是继姜太公后第25代国君,在位58年,是齐国执政最长的一位国君。 东周殉马坑是一处春秋时期的齐国君主和大贵族墓地。已发现大、中型墓 20 余座。在其中 5 号墓的周围发现了大规模的殉马坑。 8、齐文化博物馆 齐文化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陈、保护、研究、教育、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博物馆,依托原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齐国历史博物馆)建设。 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拥有文物3万余件,上展文物4100余件(套)。主要展示齐地特色的文物专题陈列并进行齐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风土人情研究保护,同时展示临淄区当前发展成就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前景。 9、齐祖广场 齐祖广场位于临淄东部太公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心,依托临淄人民的母亲河—淄河而建,以太公湖及太公湖生态休闲公园为核心。 每逢姜太公诞辰,韩国晋州姜氏中央宗会代表,中华吕氏文化中心代表,中华丘(邱)氏宗亲联谊总会代表,中华高姓宗亲总会代表,世界卢氏源流研究会以及其他姜太公后裔代表、临淄区市民代表都前来举行祭礼。 10、王渔洋纪念馆 王渔洋纪念馆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是为纪念清代刑部尚书、一代诗宗王渔洋而建立。包括王渔洋故居、四世宫保坊、忠勤祠等部分。忠勤祠是一组明代建筑,始建于1588年,次年落成,已有400余年历史,1984年重修,1986年对外开放。1992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淄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被列为"山东省优秀社会教育基地";2015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 11、赵执信纪念馆 赵执信纪念馆(因园)位于淄博市,占地面积 15640 平方米,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 1685 年),是赵执信的祖父赵双美所建,至今三百余载,历尽沧桑,坍塌无余。2005年已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长久保护。 12、颜文姜祠 颜文姜祠又名灵泉庙、顺德夫人祠,俗称大庙,位于山东省博山区城郊西南境内凤凰山南麓。2006年05月25日,颜文姜祠作为元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3、蒲松龄故居 2006年5月25日,蒲松龄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